查詢時請注意選擇相應的產品編號
海洋微生物具有的特點 | |||
---|---|---|---|
      
海洋覆蓋了地球表面的 71 %,其平均深度為 4km ,一般的含鹽量范圍為 3.2 %~4.0 %。海洋生境的特點是有機質等營養(yǎng)物含量低、含鹽量高和溫度低。海水的pH 值多為堿性( 8.3 ~ 8.5 ), 100 m以下的溫度為 0 ~ 5 ℃ ,表層的溫度變化也不超過 35 ℃ 。此外,深海底層還有很高的靜水壓力。陽光入射水體的深度一般為 10 ~ 100 m,由于陽光中含的紫外光對表層微生物有致死作用,因而使海水中的微生物總量以表面稍下的層次最多,由此向上和向下時均減少,下至底層時又可因厭氧菌的生長而增加。海洋中真菌的數(shù)量和種類遠比土壤為少。海洋原生動物的數(shù)量以淺海底淤泥和表層最多,主要有鞭毛蟲、肉足蟲和纖毛蟲 3 大類。
水生生境主要包括湖泊、池塘、溪流、河流、港灣和海洋。水體中微生物的數(shù)量和分布主要受到營養(yǎng)物水平、溫度、光照、溶解氧、鹽分等因素的影響。含有較多營養(yǎng)物或受生活污水、工業(yè)有機污水污染的水體有相應多量的細菌,如港灣 ( 河流入???) 具有較高的營養(yǎng)水平,其水體中也有較高的微生物數(shù)。在水體中,特別是在低營養(yǎng)濃度水體中,微生物傾向于生長在固體的表面和顆粒物上,它們要比懸浮和隨水流動的微生物能吸收利用更多的營養(yǎng)物,常常有附著器和吸盤,這有助于附著在各種表面上。微生物在較深水體 ( 如湖泊 ) 中具有垂直層次分布的特點。
在光線充足好氧的沿岸帶 (littoral zone) 、淺水區(qū) (limnetic zone) 分布著大量光合藻類和好氧微生物,如假單胞菌、噬纖維菌、柄細菌、生絲微菌等。深水區(qū) (profundal zone) 位于光補償水平面以下,光線少、溶解氧低,可見紫色和綠色硫細菌及其他兼性厭氧菌。湖底區(qū) (benthic zone) 是厭氧的沉積物,分布著大量厭氧微生物,主要有脫硫弧菌、甲烷菌、芽孢桿菌、梭菌等。
海洋微生物具有耐壓、嗜冷和低營養(yǎng)要求的特點。藻類是海洋中的主要初級生產者,多分布在淺海區(qū)和遠洋表層,種類包括綠藻、褐藻、硅藻、裸藻和金藻等中的許多類群。藻類主要分布在 50 m的深度范圍內,因能利用光能同化CO2合成有機物而成為海洋生物食物鏈的起始生物,也是其它海洋生物和魚的餌料。海洋細菌多為 G- 并具色素和鞭毛,常見的細菌種類以假單胞菌屬、弧菌屬及黃桿菌屬為主。在海底污泥中主要有嚴格厭氧的脫硫弧菌(desulfovibrio) 和產甲烷細菌等。海水中的化能自養(yǎng)菌多為硝化細菌。
|
上一篇:生態(tài)位是生物種群或群落所占據(jù)的具有時空特點 | 下一篇:薄層色譜法是一種吸附薄層色譜分離法 |
---|
無法在這個位置找到: xy/left.htm
2011-2018 北京萊耀生物版權所有豫ICP備17046142號